路加福音是其中一部最早記載耶穌生平的著作。但這福音書並非獨立出現,實質是屬於路加醫生著作的上冊,下冊則是今日的使徒行傳。由兩本書的頭一段可以看出,路加福音和使徒行傳,同是出於路加---保羅的同工和旅途伙伴。
在路加福音的開頭,路加醫生解釋寫作的原因,是希望有系統地組織耶穌最早一批信徒的見證,去陳明那「已經在我們中間成就了的事」。對於路加來說,耶穌並非單單是一個歷史人物,更是神與以色列人,神與世界之間,漫長立約關係的終極實現。
路加福音的文體結構非常清晰,以第一至第二章的詳細序文開始全書。這部份路加先以平衡的方式,介紹施洗約翰和耶穌的出生。由第三章至第九章,便開始立體地描繪耶穌和祂在加利利的事工。全書中間篇幅最長的部份,第九至十九章,是耶穌向著耶路撒冷的漫長旅程,並把故事帶進高潮 - 耶穌在地上最後的一星期(第十九至二十四章),帶讀者看耶穌的死和復活,也順勢地進入本書的下冊 - 使徒行傳。
在第一章中,路加以施洗約翰和耶穌的誕生作開始。平衡地記述二人的神蹟誕生,二人皆是神對年邁的祭司夫婦 - 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,及未婚少女 - 馬利亞的應許實現。兩個家庭在孩子出生後,皆以詩歌慶祝和讚美神(1:67-79; 1:46-55),兩首讚美詩亦迴響著詩篇和先知書的意境。除了讚美外,兩首詩也預表兩個孩子,將會如何成就神遠古給以色列人的應許,又在神拯救計劃中,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。
就在嬰孩耶穌的奉獻禮上,兩位年紀老邁的先知 - 亞拿和西面 - 遇見嬰孩耶穌,他們馬上認出耶穌的真正身份,西面便因耶穌而唱出起源於以賽亞先知的詩歌,指出孩子是神為萬國預備的救恩,要作世人的光。
就在這份期待中,路加帶讀者進入耶穌的事工。在約旦河邊,那本是約翰工作的地方,耶穌以新以色列領袖的姿態出現,並接受了施洗約翰的洗。這時,聖靈和天父肯定了耶穌的身份,祂是「我的愛子,我喜悅你。」(3:21)路加也回顧耶穌的家譜,由耶穌開始,把耶穌的家族源頭推至大衛王,再推至亞伯拉罕,一直至創世記中的亞當。路加在此是要說明,耶穌是神所應許的彌賽亞,以色列的王,而且更是全人類的王。
在此之後,路加述說耶穌回到自己的家鄉 拿撒勒,並在那兒開展祂的事工。在會堂中,耶穌宣讀以賽亞書:「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他膏我去傳福音給貧窮的人,差遣我去宣告被擄的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受壓制的得自由,」(4:18)與其他福音書不同,路加獨有地強調耶穌所帶來對社會的衝擊。「得自由」在希獨原文中是 “Aphesis”,解「釋放」。耶穌表達的是,祂所帶來的是對貧窮人的一個重要福音。在耶穌的年代,貧窮人不單是入息低微的一群,而是包括所有屬於社會低下層的人,包括傷殘人仕、婦女、兒童、老人、和一些在宗教圈子中被排擠的邊緣人,如稅吏。耶穌是說,神的國要為這些人帶來好消息。
於是,耶穌的事工吸引了一大群跟隨者。就在這時,祂作了一件非常顛覆性的事。在6:12-49,耶穌揀選了十二位使徒作眾人的領袖,叫人聯想到以色列的十二支派,彷如在宣告,神要在這群貧窮的社會邊緣人中,成為新的以色列。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向人解說天國,按祂的說法,天國是一個與世界邏輯相反的國度。在天國中,神的愛並非只限於顯貴的人,相反,是要傾倒於一些一向被視作外人和貧窮人之上,這是完全和世界的認知互相違背。而天國子民的身份,也再不受制於血統和種族,而是視乎人對天國的回應,並且有沒有按天國的原則生活。
耶穌這樣的教導,引起了以色列宗教領袖的抗拒和反對。對他們來說,耶穌向那些問題人士伸手,是一種對宗教傳統和社會安定的威脅(5:33, 6:2)。於是,他們開始指出祂褻凟神,酗酒和喜愛與罪人一起。
這部份的故事高潮,發生在耶穌向門徒揭示祂使命的一刻( 9:18-27)。祂承認自己是神所應許的彌賽亞,就如以賽亞先知所說,並藉著受苦和受死把祂的統治帶到世上。隨後,祂便帶同三個門徒上山,在他們面前回復祂那充滿榮耀的形象(9:28-36)。出現在門徒眼前的更有以利亞和摩西,兩個曾在山上與神相遇的人。他們一起談到耶穌的未來,在原文聖經中可見那「未來要完成的事」寫作 “Exodus”,把耶穌的使命和摩西帶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蹟串聯上,路加展示的是以耶穌作為「新摩西」,要帶領「新以色列人」走出個人、屬靈和社會的罪惡,得到真正的自由和釋放。
我們來到了路加福音中段最大的一個段落(第九至二十四章),耶穌帶領新以色列踏上回耶路撒冷的旅程。這部份,讀者讀到的主要是耶穌在路上,對祂所遇到不同的人,所給予的教導和比喻。
主題一:跟隨是一個旅程
路加讓我們看見跟隨耶穌是一個一生之久的旅程,需要我們在沿途不斷的學習。首先,耶穌邀請門徒進入祂的事工,讓祂的門徒在祂之前先行,去宣講天國。由此看來,作耶穌的門徒代表參予和全情投入在耶穌的天國使命中。就當門徒完成任務歸來,耶穌便就祈禱(11:1-13),信靠神的供應(12:1-12)兩個課題作教導。同時,也是在這部份,耶穌特別提到金錢、財富和慷慨的問題(12:13-31; 16; 18:18-30)。跟隨耶穌如果是一個旅程,門徒便要學習盡量保持一個輕省的人生,減少對物質的執著,才能對人有一份超乎常理的慷慨。
主題二:耶穌的窮人事工
耶穌在旅途中遇到不少病人、傷殘人士、被以色列人所厭惡的,如撒瑪利亞人、被視為叛徒的人,如稅吏等。與耶穌的相遇,直接改變了這些曾被視作社會邊緣人的生命。就是這樣,他們加入了耶穌的天國大家庭,耶穌稱這是一個筵席。耶穌說,祂來到是要尋找和拯救那失喪的(19:10),當祂尋見了,祂就會因神的恩典以歡慶。可是,不是每個人都因此而快樂。在路加福音中,作者記敍了幾個耶穌和以色列領袖的宴會,如11:37-52; 14:1-24,每次都因耶穌揭示他們的偽善和驕傲,而演變成一場爭辯。這對比正正在浪子的比喻中表露無遺。故事中的小兒子,因自己的愚昧而離開父親,最後回頭時竟然得到父親的接納和原諒。另一邊廂,卻是那個從沒有離家的大兒子,完全沒法理解父親的心意,竟對父親和小兒子生氣。就在這有名的比喻中,耶穌述說天國的道理,要進入這個家,要完全接近父親,只需謙卑和回轉的心,而神就是時刻歡天喜地地等待所有這樣的人。不幸的是,這也同時反映出,抗拒耶穌和天國福音的以色列領袖,當時所處身的悲劇。
主題三:耶路撒冷的命運
耶穌繼續祂的行程,在逾越節前夕,當耶穌的門徒高呼耶穌是王,祂面對來自以色列領袖的抗拒便變得更嚴重。耶穌明白,他們對天國的拒絕正一步一步地,帶領他們走向耶路撒冷的敗亡。有人相信,耶穌潔淨聖殿的一幕,是對耶路撒冷敗亡的預演。耶穌說他們把聖殿變成賊窩,並叫這城滅亡 (19:41-46)。也許,這是耶穌叫以色列人回轉的一個警告,但卻最終成為以色列領袖設計殺害耶穌的誘因。
主題四:耶穌的新約
在這之後,耶穌帶同祂的門徒回去過逾越節。這是一個象徵以色列人藉著羔羊的血,在被擄之地得自由的節日。而耶穌就藉著逾越節晚餐,與門徒訂立新約,把餅和酒變成祂的身體和血的象徵,而祂自己就是那被殺的羔羊。在這新的出埃及中,世人要因祂捨身你流血,得到拯救和自由。
主題五:耶穌十架上最後的愛和憐憫
飯後,耶穌被捉拿。路加藉不同的篇幅,說明耶穌是無辜的,就算本丟彼拉多和希律,都不能找到任何把柄指控耶穌。唯有以色列的領袖,最後逼使彼拉多將耶穌釘上十字架。然而,即使面對極刑,在十字架上,耶穌仍然展現神的憐憫和慈愛。當官兵把祂釘十架時,祂反而為他們求寬恕(23:39)。另外,和祂同釘十架的另一個犯人認出祂,向祂救憐憫時,耶穌仍然給他一份盼望,說:「今天你必定同我在樂園裡了。」(23:43)
主題六: 復活的主
耶穌就在祂的憐憫和愛中離開,之後隨即埋葬。當祂的門徒來到墓前,他們看到的卻是一個空墳。當兩位天使說,他們的主已經復活的時候,他們非常震驚。
路加在這裏訴說了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。這故事發生在往以馬午斯的路上(24:13-32),兩個門徒正為耶穌的死而難過,就在這時復活的主走到他們旁邊,與他們同行,他們卻認不出耶穌。他們只是不斷對耶穌說出他們的失望和沮喪,似乎一切努力都白費。但當耶穌與他們吃晚飯,如祂在逾越節晚餐中,與他們擘餅的時候,門徒才認出耶穌。路加透過這故事,講出了跟隨耶穌的關鍵,不是把耶穌套進自己的假想內,而是把自己降服於耶穌的天國,祂捨己的愛底下,唯有如此,人才能見到真正的耶穌。
路加福音就在另一個耶穌與門徒的飯局中結束。(24:33-53) 耶穌向門徒解釋祂的受苦、受死與復活,如何成就神在舊約的計劃:透過祂的受死與復活,把人由罪的權勢中釋放,並打敗罪的權勢,叫祂成為彌賽亞,以色列的王。這回應了西面在第二章時的預言,耶穌是神為萬民所預備,要叫神的寬恕可以達致列邦之中。
最後,耶穌吩咐祂的門徒要到耶路撒冷等待祂的靈,接受聖靈的加力,去承擔新的使命。這亦將讀者帶進路加著作的第二部份 - 使徒行傳。
Bible Project:路加福音(上)
Bible Project: 路加福音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