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

使徒行傳 2:42-47; 20:35

有不少人把自己的安全感、存在感建構於擁有多少之上,進入一種無止境的追求,希望擁有更多、更大、更好,卻因為這樣,失去了生命中更有意義的人與事。

斷捨離是一個流行詞彙。斷捨離指當我們學會放下,便同時多出空間和自由,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。然而這需要我們刻意的學習,我們長期處身於一種海棉文化,這文化讓我們感到自己不夠,不斷想得到更多,而沒有想過付出。當這文化進入教會,基督徒同樣只追求得到更多,而少去思想付出與施予。對社會而言,教會慢慢變得「離地」,失去吸引力。

在聖經中的早期教會,不但在屬靈上有認真的追求,他們同時也認真地活出信仰。

所有信的人都在一起,凡物公用, 並且變賣產業和財物,按照各人的需要分給他們。(使徒行傳 2:44-45)

按原文和歷史,這兒所說不是他們住在一起,或實行共產。重點是基督信仰改變了他們對財富的態度,他們不再以衣食和財富作人生的目標,不是單單希望得到更多。他們明白一切都在於神的供應和恩典,他們只是神在地上的委托人。

這心態的改變,叫他們樂於施予。每當有人有需要,信徒便會變賣部份的財產,去幫助有需要的人。英文 ESV 譯本用 selling 和 distributing,說明這是他們恆常的習慣。

與平日人們的作法有點不同。很多時人去幫助別人,會看自己的心情而定,看自己有沒有多餘的時間或財物,再看看自己覺得對方值不值得我們幫助,那些比較像是一種由上而下的「施捨」。

信徒所行的,卻是一種無私的施予,他們不單恆常習慣去幫助別人,而且他們是以他人為考慮,所以他們是「按照各人的需要分給他們」。他們實踐保羅的教導:

「……你們必須照樣辛勞,扶助軟弱的人,並且記念主耶穌的話:『施比受更為有福。』」(使徒行傳20:35)

他們出力地幫助軟弱的人,是因這是耶穌的教導,也是應許,說「施比受更為有福」。

而世人對當時教會的評價是他們……

並且得到全民的喜愛 (使徒行傳 2:47)

當時的教會是吸引人的,是具有感染力的。當他們放下對物質與財富的執著,同時他們也製造慷慨施予的空間。叫人在這群體中看到盼望,看到出路,叫人的生命可以改變。

試想像,如果今日的教會不單關心自己有多少人,有多寬敞的禮堂,不再單單考慮有沒有合適自己和家人的活動和服務,而開始去著緊天父所著緊的生命,著緊別人的需要,開始學習不計較,慷慨地施予給周圍,教會將能為世界帶來多大的祝福?

反省問題:

你現時所擁有的,可能是財富、技能、空間、時間,可以如何為神擺上?
對你身邊的人所出現的不同需要,你可以如何慷慨施予?你可以如何行出第一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