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次的講道系列分題為「在加國的政治氛圍下作基督的使者」,牧者希望透過這幾堂講道,剖析作為基督徒在社會動盪中應如何關心政治。由於範圍廣泛,牧者先行為講道系列訂立以下範圍:
- 對象是基督徒。
- 神的管家應當關心和參與社會。
- 適切於北美,尤其是加拿大。
風雲這講道系列共有四堂,我們將會探討以下題目:
- 基督徒關心政治議題時,應當怎樣理解自己的身分和責任?
- 什麼是信徒必須重視的社會議題?
- 信徒間應當怎樣討論敏感的議題?
- 如何在這政治氛圍中發揮光鹽作用?
舊約以色列民的歷史進程
- 為奴年代>出埃及年代>士師年代>君王年代>被擄及回歸年代
- 撒母耳上第八章講述以色列人求立君王:
- 撒母耳年紀老邁,他的兩個兒子行事不正,百姓便要求撒母耳為他們立一個君王治理,以效法周圍的列國。撒母耳聽見這話,就很不高興,向耶和華禱告。耶和華告訴撒母耳,百姓不是棄絕了撒母耳,而是棄絕了耶和華作他們的王,並指示撒母耳聽從百姓的請求,但要清楚地告訴他們,立君王的後果如何。(撒上8:1-9)
- 撒母耳警告立王的後果:
- 撒母耳將立君王的後果向百姓說明,指出他們的兒女將會被徵召服侍君王,土地、財產和勞力也將被取去。到他們為揀選的王哀求時,耶和華不會應允他們。可是,百姓不聽勸告,堅持要立君王治理他們,撒母耳再次向耶和華禱告。耶和華要他順從百姓的要求,於是撒母耳打發眾人各歸各城去。(撒上8:10-22)
神所設立的君王制度
當揀選了掃羅為王以後,撒母耳就召集以色列民到耶和華面前:
- 撒母耳把國法對眾人述說了,又記在書上,存放在耶和華面前,然後遣散眾人,各回自己的家去了。(撒上10:25)
- 以色列民提出仿效列國的政制模式,只有君王在人民之上。但神所設立的制度,君王要按照神所頒佈的律法和國法去治理國家和人民,並且有先知在當中按照神的心意,向王和人民勸勉和教導。君王是攝政副手,耶和華神才是真正的統治者。
君王制度的崩壞
- 如果你們敬畏耶和華,事奉他,聽從他的話,不違背他的命令,你們和統治你們的王就必跟從耶和華你們的神。那就好!但是,如果你們不聽從耶和華的話,違背他的命令,耶和華的手就必攻擊你們,好像攻擊你們的列祖一樣。(撒上12:14-15)
- 去到阿哈作王的時代,君王制度已受到拜偶像以及王與外族女子通婚而大受影響。
完美的君王和政制
- 耶穌來到加利利,宣講神的福音,說:「時候到了,神的國近了,你們應當悔改,相信福音。」(可1:14-15)
- 耶穌藉著神的能力和權柄,將神的國帶來人間。凡願意悔改,願意相信他是彌賽亞的人就成為天國的子民。
- 神把他升為至高,並且賜給他超過萬名之上的名。使天上、地上和地底下的一切,因著耶穌的名,都要屈膝,並且口裡承認耶穌基督為主,使榮耀歸給父神。(腓 2:9-11)
- 耶穌擁有萬主之主,萬王之王的名號,任何國家的總理、主席、領導人之上還有一個主。
- 聖經應許我們有一日耶穌會再來,祂是完美的君王。
-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,這一切都必加給你們。(太 6:33)
天國子民在地上代表基督
- 天國子民有責任在墮落的世界裡面,去維繫這個過渡性的政制,並且在過程中負責任地以天國價值去作出選擇。我們作為基督徒去參與討論社會議題,從而發揮耶穌在登山寶訓裡面交給門徒的使命:
你們是地上的鹽;如果鹽失了味,怎能使它再鹹呢?結果毫無用處,唯有丟在外面任人踐踏。你們是世上的光。... 人點了燈,不會放在量器底下,而是放在燈臺上,就照亮一家人。照樣,你們的光也應當照在人前,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,又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。(太5:13-1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