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徒的誤判
耶穌在傳道期間,問門徒:「人說我是誰?」門徒回答:「有人說是施洗約翰,有人說是以利亞,還有人說是先知裡的一位。」耶穌進一步追問:「那麼你們呢?你們說我是誰?」彼得回答:「你就是基督。」(可 8:29)
彼得的回答看似正確,但他的理解卻仍然存在偏差。他所期待的「基督」,是帶領猶太人推翻羅馬統治、恢復大衛王朝的政治領袖,而非受苦的救主。因此,當耶穌預言自己將受苦、被殺害並三日復活時,彼得無法接受,甚至責怪耶穌,導致耶穌嚴厲回應:「撒但,退到我後面去!因為你不思念神的事,只思念人的事。」(可 8:33)
猶太人對彌賽亞的誤解
猶太人自從國破家亡、後來被羅馬帝國統治, 一直相信耶和華上帝有一日會興起一位君王,帶領他們復國。他們誤以為彌賽亞是來征服外邦、恢復民族榮耀的強者,而忽略了舊約中對彌賽亞的真正描述——祂是「受苦的僕人」:
- 於是耶穌教導他們,人子必須受許多苦,被長老、祭司長和經學家棄絕、殺害,三天後復活。(可 8:31)
- 他被藐視,被人拒絕,是個多受痛苦,熟悉病患的人。他像個被人掩面不看的人一樣;他被藐視,我們也不重視他。原來他擔當了我們的病患,背負了我們的痛苦;我們卻以為他受責打,被神擊打和苦待了。然而他是為了我們的過犯被刺透,為了我們的罪孽被壓傷;使我們得平安的懲罰加在他身上,因他受了鞭傷,我們才得醫治。(賽 53:3-5)
充滿苦難的十架道路 乃是通往榮耀得勝之路。
捨己/背起十字架
耶穌挑戰門徒:「如果有人願意跟從我,就應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」(可 8:34)
- 捨己意味著不再以自我為中心,而是讓耶穌來主導生命
- 背起十字架則代表願意為基督付代價,即便面對困難與逼迫,仍然堅持信仰
英文聖經譯本 The Message 將這節經文翻譯成:Anyone who intends to come with me has to let me lead. You’re not in the driver’s seat; I am.
- 信耶穌不只是希望祂幫助我們實現人生目標,而是順服祂的計劃,讓祂坐在司機位上,成為我們生命的主宰。
結語:你怎樣回應耶穌的呼召?
今天,耶穌仍然向我們發出同樣的問題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祂是否只是我們生命中的輔助者,一位「有求必應」的神明?還是我們願意讓祂成為真正的主,掌管我們的生命?我們是否願意放下自己的 agenda,讓耶穌在我們的婚姻,事業,教會生活等各方面帶領我們?